本文来源于:日本华侨报
7月30日,银座的天空晴空万里,试营业的北京单向街书店银座店里座无虚席。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联袂单向街书店,特邀请了著名学者止庵先生和知日作家李长声老师,举办了一场关于短视频和传统写作之间讨论的名家对谈讲座。
止庵是著名的周作人、张爱玲研究学者,也是著名传记随笔作家。有个人专著40余部,代表作有《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2021年,止庵先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受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止庵老师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也很有建树,为了收集一手的研究资料,曾到访日本37次之多。
(资料图片)
李长声在日本华文作家圈是非常有名望的知日作家,也是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著有《樱下漫读》、《日知漫录》、《东游西话》、《四帖半闲话》、《枕日闲谈》、《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哈,日本》、《日下散记》、《日下书》、《浮世物语》、《东居闲话》等数十余种作品。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讲座在单向街书店创始人之一的许知远先生的致辞下开场。
虽然说书籍和视频都是知识的载体,但是近年来,人们通过各种短视频学到的都是一堆“知识碎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短视频时代,获取知识似乎变得快速又简单,只要动手划一划,看个一两分钟视频就行。就连曾经日本的电车里面人手一本书籍的景象,也随着短视频的冲击,变成了人手一部手机,让人唏嘘又感叹。
对此现象,两位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笔者经过整理,把止庵老师和李长声老师的观点归纳为下文。如有疏漏,请多谅解。
止庵老师认为,对于还需不需要写作的问题,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就一直存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但是现在写作依然还是知识创造的主流,为什么呢?因为问题的关键是你写的东西市面上有没有?如果都有的东西,没有稀缺性,你再写就确实没有那个必要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写有价值的东西。向世人提供的不是那些常识性的东西,而是属于自己的有思想的且有价值的东西。
事实上,受到短视频冲击的也不仅仅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也包括周作人和鲁迅,但是为什么周作人和鲁迅的作品依然畅销了,原因就在于他能提供别人所没有的价值。
止庵老师解释说,阅读与短视频的关系就是“眼”与“字”的关系,只是文化载体的改变而已。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也曾经发生过这种文化载体从竹简到纸张的转变,那么为什么竹简到纸张的转变没有人反对,纸张到屏幕的转变就有人感觉到紧张了?那是因为从竹简到纸张的载体转变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而从纸张到屏幕的载体转变则非常地快,这种快容易让人不适应。
短视频相对于传统的写作有他的优势,为此止庵老师举例了自己昨天看花火大会的感想。如果是拍短视频,几乎同一时刻就可以快速传递到受众群体。而传统写作,还需要等自己回家后慢慢写,在速度上确实没有短视频传递信息来得快。但是在思考现象的深度上,毫无疑问,传统写作的深度也短视频无法匹敌的。
李长声老师对止庵老师的观点特别地赞同。李长声老师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从自己过来人的经验看,曾经的电子书也冲击过书籍阅读,引起过电子书会不会取代书籍的讨论。但是事实证明,书籍还是占有优势的。所以看视频的看视频,看文章的看文章,看短视频追求快乐,看文章发现快乐,两者并不冲突。
而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冲击以前有,以后也会一直存在,比如说AI技术,不仅对写作形成冲击,连还是属于新事物的短视频也不能幸免。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出路,李长声老师认为应该把“读书”重新界定为“读字”和“读手机”,事实上很多手机上的东西,包括短视频,都只是书籍的搬运工。这也给我们写字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逼迫我们这些写字的人要写得更好,更有价值。这也是自己现在不怎么写时文的原因,尽量少些没有历史存在价值的文章。
对于短视频的短板,李老师也给予了自己的看法。碎片化阅读的短视频会很容易毁掉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于书籍,短视频看似很高效,实际上会让你花费更多时间,因为书籍的优势在于能让你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而你看短视频,需要看完整个视频,才知道它到底讲什么,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是浪费时间。就算你真的看到一个有用的视频,你在回放时,又要拉进度条去找想听的部分,简简单单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耗费掉了。
随后,止庵老师和李长声老师又就今天如何了解日本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止庵老师提出了“文化是文化人塑造出来的文化,文化本身就有很多个层次”以及“虚构美化在文学中的作用”的观点。李长声老师就日本并存的两套美学体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论述。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对在日本的新生代华文作家给予了新的期待与希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撰稿 施银)
特别声明:本文系中新网客户端“华媒站点”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中新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展示平台。
关键词: